图书馆课程总目录手机APP测算平台在线学习
  • APP
  • 微信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1323618420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易文化会馆_致力于推广中华文化道德教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回复: 0

    礼尚往来的经典语录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0

    积分

    研究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0
    发表于 昨天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礼尚往来,作为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准则,贯穿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之中,留下了诸多经典语录。这些语句或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或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美好,成为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卫风·木瓜》中的这段诗句,生动地描绘了礼尚往来的美好情谊。当他人给予我们哪怕只是小小的木瓜、木桃、木李,我们都应以珍贵的琼琚、琼瑶、琼玖回报,这并非简单的等价交换,而是为了维系长久的友好关系。它提醒着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要忽视他人的善意,要懂得感恩与回应,用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份情谊,如此才能让友谊之花常开不败。
    在《论语》中,孔子也强调了礼尚往来的重要性:“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礼尚往来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互动,更是一种内在精神的体现。它要求我们在遵循礼的规范时,要以和为目标,通过恰当的礼节来调节人际关系,使社会秩序得以和谐稳定。只有在礼的约束与调节下,人们之间的往来才能恰到好处,既不显得过于疏远冷漠,也不会因过度亲昵而失去分寸。
    文学作品中还有许多关于礼尚往来的精彩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多样。如《红楼梦》中,贾府上下的人际交往便是礼尚往来的一个缩影。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对前来帮忙的王兴媳妇等人,既有威严的指令,又不乏一些小恩小惠,看似是一种掌控与被掌控的关系,但其中也蕴含着礼尚往来的微妙平衡。刘姥姥进大观园时,贾府众人对她的态度从最初的略带轻视到后来的热情款待,而刘姥姥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了回报,她的质朴与感恩之心,为这场礼尚往来增添了许多温情与趣味。这些情节揭示了礼尚往来在复杂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它既是身份地位的一种体现,也是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在富贵之家的生活画卷中编织出一张错综复杂却又充满生活气息的人际网络。
    礼尚往来的经典语录,不仅仅是文字的记录,更是人类智慧与情感在人际交往中的结晶。它们穿越时空,至今仍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变得淡漠。我们更应从这些经典语录中汲取力量,珍视每一次与他人的往来。无论是亲人之间的嘘寒问暖,朋友之间的相互支持,还是同事之间对于工作的协作与配合,都应以礼相待,用心回应。用真诚的态度、恰当的方式去践行礼尚往来,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美好,让礼尚往来这一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社会绽放出新的光彩,成为我们生活中温暖人心、促进和谐的重要力量。让我们铭记这些经典语录所传达的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以礼为纽带,编织出丰富多彩、充满温情的人际关系之网,共同书写属于我们时代的美好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加盟|图书馆|文章|安装APP|Archiver|易文化会馆 |网站地图

    Discuz! X3.4Powered by © 2001-201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